top of page

108課綱上路 培育知識、技術、態度兼備的人才



12年國教108課綱今年秋天上路,「核心素養」、「校訂必修」、「學習歷程檔案」等嶄新學習及教學理念,不只老師、校長得改變過往評量方式,學生、家長也得適應截然不同的學習歷程。本報訪問參與課綱修訂研究的黃夏成教練(慕真在家教育協會常務理事)、致力推動台灣青少年領袖高峰會的蔡志堅理事長(中華飛揚關懷協會)及教學現場的國中國文老師陳淑芬的意見,期盼摸索108課綱的雛型。

 依據教育部公佈,於108學年度實施的「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」,目的是解決過去國中小9年一貫與高中課綱銜接的落差,整合從國小到高中課程的12年國教。新課綱在高中部分,增加學科選修課學分達三分之一,且各高中還得依據學校願景和特色,訂定跨領域、專題、實作、探索體驗的「校訂必修」學科4到8學分。

 其次,新課綱課程發展主軸則是「核心素養」,也就是讓學生面對未來挑戰、適應未來生活需具備的知能與態度。老師則觀察、探究、實作等教學活動評量學生;教育部公佈的新課綱,也從2016年8月起逐步建立高中生「學習歷程檔案」,「學習歷程檔案」記錄下學生社團、選修課的學習狀況,並推動「考招連動」,希望把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作為大學招生的參考。

面對嶄新學習和評量制度的108課綱,黃夏成教練說,我們走過9年一貫強調能力指標的教育體系,108課綱就是回應社會的快速變化,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能力不能只停留在紙本上,必須落實應用過程,以及真實的社會平台上。台灣教育最被人垢病的就是「學用斷裂」,尤其10幾年前開放廣設大學,大家雖都戴上方帽子,手卻不會做事了,讀完大學,還擠破頭去考研究所,拿碩士、博士學位,只是進入社會卻找不到工作,博碩士有高達12%失業率,於是3、4年前開始,一批批的大學生不再讀研究所。

 台灣從25年前上街頭推動教育改革,催生「實驗教育試辦要點」,他關注的「在家教育」立法也將近20年,黃教練說,走過這樣的歷程,他看到在生活跟應用平台學習上,學習成長不一定得揣摩抽象知識,才能培養能力,反倒是可以邊應用邊建構知識。因著他推動在家教育的緣故,由國家教育研究院邀請,擔任2年兼任研究員,研究如何把在家教育的精神帶入108課綱。學校本來就是一個用以建構虛擬知識及能力的封閉平台,整個研究在於強調「互動、共好、溝通」的概念,互動不只是「水平互動」,還要有「橫向互動」、「垂直互動」,不只是同溫層的圈內互動,還要跨界的互動,依據種種資訊,整理出「素養」的概念,素質包括「知識」、「技術」、「態度」三方面。

 10年來,台灣學生考世界級「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」(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簡稱PISA)名列前三名,PISA 是OECD(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-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)「經濟合作暨發展」組織自1997年起籌劃,從終身學習的面向來看待教育的真諦,包括正規課程、課外社團、家庭環境、學校氣氛等內外因素。但另一方面,台灣學生在科學、數學應用跟信心指標,卻是全世界倒數第3,也就是說,台灣學生在知識領域是領先世界的,但在使用技術跟態度上卻是落後世界的。所以好的素質指的就是,「我擁有知識,且充滿信心,會主動去應用知識」。

培養學生「立即可用」的能力

 「集體知識教導一班30人、300人都可行,但培養學生的技術、態度則較複雜,學校推動不易。」黃教練說,因為教導學生「技術」,得考量師資夠不夠,教材夠不夠,而且要評鑑一個人的技術優劣,需要長時間的觀察,並評鑑學生所交出的作品。學生的學習「態度」則更難以進行評鑑。新課綱的學生「學習歷程資料」評量,若仍停留只用分數評量,就是自打嘴巴,必須採用新的概念評量,譬如創意評量、形成性評量,不能只用結果評量。所謂「學習歷程」評量,就是看學生在操作學習過程,學到的知識,應用到的技術,是否把它拍下來,參與態度是否主動積極,把素養的完整性呈現出來。

 108課綱要培養的是學生「立即可用」的能力,也就是「學中做、做中學」、「邊學邊做,邊做邊學」,但要落實在教學現場很不容易,黃老師說,部分教書10年多的老師,習慣用傳統「餵食教育」教學,養成學生只要老師沒教就不會的現象,連大學生也是如此。因此108課綱的策略和原則至少要落實推動10年以上,配搭師資培訓措施,才可能慢慢看到教育改革的效果,畢竟要習慣傳統教學的老師,突然改變既有的教學模式,是需要時間適應及調整的。

 面對108課綱,家長也要改變心態,學習接受學校教育的變革。黃教練說,未來的12年國教,如同蓋101大樓,前幾個月都在挖地基,看不到任何建築成果,不再看學生考試成績高低,而是整個學期學習歷程所呈現的熱情和特殊性。家長也認識到現代社會大不同,以前在學校學的知識,可以在社會工作10年、20年,不用再進修,甚至可以做到退休,但科技發展迅速,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半年可能就不能用,大學生在校4年,畢業後,得面對所學的一半知識已不能用的窘境,「做中學、學中做」素養,正是回應世界實際的運作;另一方面,因著台灣的學校普遍缺乏把知識落地應用的文化,學校應更有紀律地持續性落實教育課綱,配搭不同的激勵系統,把「做中學、學中做」素養變成學生的第二本能,形成學校新文化,學生就能從中獲益。


TYLS峰會採PBL學習模式精神

 「沒想到台灣青少年領袖高峰會(簡稱TYLS峰會),6年來發展出的樣貌,跟大家對教育改革的反省趨勢相契合。」蔡志堅理事長說,當初創辦TYLS峰會本於信仰的初衷,背後採用「議題導向學習」(Project-based learning,簡稱PBL)模式,鼓勵學生在教育、戰爭/難民、改革力量、媒體運用升級及環境永續發展等領域,發揮集體創意提案,落實關懷社會弱勢,發揮影響力。而「設計思考」(Design thinking)則是TYLS峰會強調的重點,藉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、批判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 108課綱也融入PBL學習模式,作為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。蔡理事長說,佘日新教授所在的逢甲大學,也是採用PBL學習模式,調整學生的教育模式,有些學程一半在逢甲大學上,一半在美國上課。對應於「分割教學」的傳統教育模式,採用PBL學習模式,則是為了共同的議題而分割教學,彼此關聯。譬如今年國中考高中的會考作文,題目是「青銀共居」,要考生論述青年人跟老年人如何共同生活,而這是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,必然面對的議題。無巧不巧,去年(2018)TYLS峰會也提出「代間關係」議題,要學員探討青年人跟老年人共同生活的問題,沒想到TYLS峰會探討的議題竟變成會考的作文題目。

國文教學不只貼近生活更是融合歷史、文化的人文素養

 「國文教學應跟歷史、文化背景融合在一起,是種人文素養,不應只是看得懂文字,生活用得上。」站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的國中國文老師陳淑芬說,台灣現在是考試引領教學,家長、學生都看成績好壞,老師評鑑指標也是升學成績好壞,在教育現場是很膚淺的。108課綱上路,會對教學現場產生多大衝擊,待觀察,但可想而知,考試、教學都會隨著課綱調整改變,至於會改變成什麼樣貌,沒人說得準。「教育部給我們什麼教材,我們就教什麼內容。」但隨著文言文比例降低,看偶像劇長大的學生充其量只是看得懂文字,連最基本的成語故事都不知道,因為考試不會考,學文言文做什麼,少了人文素養,世代間越來越難溝通。

 陳淑芬老師說,台灣教學、考試都是跟著PISA走,提升閱讀力、生活應用及結合社會議題的同時,應避免泛政治化的爭議。國文不只是讓學生識字,應與文字背後的歷史背景及文化相呼應,提升學生對文字內涵的理解,且國文知識的教導不要太片斷,應比較有系統的教導。譬如國中國文文選,選了海洋文學,對捕魚生活背景陌生的老師,如何教導學生去認識海洋文學?另外,日本少年短篇小說也在國中國文文選中,雖然作者在日本很有名,文章也沒有問題,選文的角度卻很奇怪。

 陳老師認為,108課綱規定未來每位老師都要有幾個時數的「教學觀摩」,是很不錯教學相長的設計,上課讓跨領域或同科老師觀摩,雖然不能做為淘汰不適任老師的標準,卻可以提供老師改善教學的意見,提升教學品質。畢竟新生代的老師所接受的教育,跟已教書10年以上的老師,在教學跟意見表達方式截然不同,譬如新生代老師就不愛寫板書,講話也很跳Tone,透過教學觀摩的相互學習,相信可縮短不同世代的老師教學的差距。


國度復興報 記者魏麒原採訪報導


文章出處:https://krtnews.tw/chinese-church/local/article/20709.html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