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蘇晏儀,曾是個不懂事的小女孩,從未想過能成就大事,直到她遇見耶穌,展開一連串超乎想像的經歷。大學期間創立「Weaving Love 編織愛兒童青少年發展藝術社團」,陪伴孩子在藝術中遇見神。
當壞學生遇見神
國小時,蘇晏儀的成績優秀,國中卻因不擅數理科目,成績一落千丈。那時的她,上課在老師面前是「好學生」,下課則欺負、霸凌同儕。她曾在男同學衣服上畫畫、剪洞,霸凌班上不講話的同學。
直到高三認識神,蘇晏儀的生命得以改變,信仰幫助她脫離感情傷痛,正視自身為神兒女的身分。高中時,神帶領她在成績、人生目標等各方面有所突破,同時也在其心中埋下種子。蘇晏儀告訴自已,「上大學要做不一樣的事,讓我的生命可以帶出影響力,還能夠服事神」。
2014年,她參加台灣青少年領袖高峰會,其中一位工作坊講員是赤腳環台的詹上逸,他募集二手鞋捐至第三世界國家。蘇晏儀深受其影響,她向神禱告,「我想用我身上的獨一無二的特質,為祂在這個世界上做光做鹽」。在長時間的尋求與等待中,她找到自身「孩子王」的特質,其後神在禱告中,向其顯現如何創立社團。
為尋找合作機構,蘇晏儀向全香港的慈善機構發信件,卻無任何下落。她抱著絕望的心,將最後一封信件寄給香港知名機構保良局,未料竟收到信件回覆,旗下的一個青少年發展機構願意合作,並願意提供任何所需,香港中文大學也提供資金創辦社團。歷經一年半的籌備,2015年正式成立Weaving Love 編織愛兒童青少年發展藝術社團。
影片為2015-2016年,Weaving Love 編織愛兒童青少年發展藝術社團提出了一個創作故事書的藝術項目,以服事香港荃灣的兒童,同時搭建香港大學生與新移民兒童在藝術創意方面的橋樑。(影片來源/Weaving Love 編織愛兒童青少年發展藝術社團)
用藝術陪伴孩子,建立正確價值觀
社團以社會企業的模式營運,藉藝術創作、語言、文化交流服事兒童及青少年,團隊也將定期進行藝術短宣。每期將有不同的藝術創作,孩子可藉由繪畫、創作故事書表達自身內心世界,也可學習真理,建構正確價值觀與品格,提升自我價值。創作故事主題圍繞信仰及自我價值。
孩子聆聽故事概要後,在同工的帶領下完成作品。藝術商品將於教會、藝術園區、教育機構等募資平台販售,購買人也可從此創作者的人生故事,金錢將做為建造偏鄉藝術教室所使用。
2年前,團隊來到位在花蓮光復的信望愛少年學園進行藝術短宣,大多孩子是因吸毒、抽菸、酗酒等經歷,有些原住民孩童則是因父母生亡而至此。蘇晏儀形容,孩子外表雖看似兇狠,使人難以靠近,但心思相當柔軟細膩。同工教導扎染藝術時,孩子難以控管,全照著自己的想法做事。隔日,扎染成果卻使出乎其意料,每件衣服的顏色與形式皆附有個人特色,這使蘇晏儀意識到,藝術是自由、無框架。
蘇晏儀分享,曾有報導提到,當人創作藝術時,會不願嘗試,有些評論家認為是受社會對藝術的框架所影響。過去帶領孩子創作藝術時,常聽見「我不會畫這個,你可以幫我畫嗎?」等類型的問題,有些人認為自己畫得很醜,卻少有人跟他們說,繪畫創作就如上帝造人,每一個都是祂特殊的創造。
我們不是人人都能做大事,但我們能以大愛做小事。-德雷莎修女
「我相信大家心裡都有個種子,可能不知道種子會結出什麼花、果子,但你盼望它發芽成長結果...…」
前往夢想的路途中,蘇晏儀雖幾經失敗與挫折,神也不斷拓展其視野。許多人有不錯的點子,卻受心中的不確定性、恐懼、害怕而止步,未發現此舉將帶來超乎預期的影響。她鼓勵大家,「不要停止嘗試,也不要停止等候」,去建立團隊,尋找合作夥伴,邀請神當團隊的主,人人都可為世界帶來改變。
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-腓立比書 4:13
基督教今日報 記者 / 林葶熙 花蓮縣報導
댓글